说起来,最近刷到个网红,变化大到让人心里发毛。你点开他的视频,第一反应不是“这内容真离谱”,而是“这人怎么成这样了?”——浮肿的脸,耷拉的眼袋,皮肤坑坑洼洼,眼神涣散得像蒙了层灰,跟两年前那个眼神桀骜、一脸狂气的样子比,简直像被抽走了魂。
这网红叫张树林,你可能没听过,但一提他以前的事,多半有印象。就是那个敢在坟头直播、跟纸人“拜堂”、拿锤子砸开过光神像的主儿,当时网友都叫他“八字最硬的男人”。那会儿他的视频,评论区一半是“胆子真肥”,一半是“看得我后背发凉”,热度高得邪乎,靠的不是才艺也不是故事,全凭一个“作”字。
其实啊,靠猎奇博眼球的网红不少,但他算把“出格”玩到了极致。别人拍搞笑段子、分享生活,他直接穿寿衣开播,搞“活人嫁死人”的戏码;别人去景区打卡,他专挑坟场过夜,还对着墓碑侃侃而谈。更离谱的是,他把“挑战封建迷信”当成了带货的噱头,今天砸个供台,明天披麻戴孝反串祭祀,那些村里老人都不敢碰的忌讳,他全当玩笑开。
那会儿就有网友嘀咕:“就算不信鬼神,也不能这么折腾吧?”果然,风头最盛的时候,他突然没了动静——账号停更,直播断了,连以前的内容都删得干干净净,跟从网上蒸发了似的。当时猜测满天飞,有人说他被平台封了,有人说他精神崩了,还有人冷笑着说:“不是八字硬吗?看看能硬多久。”
过了阵子他倒是回来了,只是一露面就不对劲。先放了个道歉视频,语气蔫得像被霜打了的菜,再不是以前那副嘲讽人的调调。但网友第一眼注意的不是他说啥,而是他的脸——明明才两年,怎么像被熬了十年?评论区有人说:“哥,你这不是变丑,是像被换了魂。”
更让人看不懂的是,他没收手,反而比以前更疯。视频里的他,面目狰狞,说话颠三倒四,时不时自言自语,节奏乱得像从精神病院跑出来的。有次他举着个破佛像碎片对着镜头笑,弹幕里全是“别拍了,我昨晚梦到你砸神像了”“哥,收手吧,看着都疼”。
你说这是“报应”吗?不好说。有人说他是长期熬夜、精神压力大,内分泌乱了套,这话听着有理;但更多人宁愿信“动了不该动的,总得还”。其实啊,就算抛开这些玄乎的说法,也能看出点门道——他拿“命”换热度,热度是来了,可“命”好像真被透支了。
跟他类似的网红,我还见过几个。有个靠吃活虫博关注的,后来胃出了问题,瘦得脱了形;有个天天玩极限挑战的,一次失误摔断了腿,再也没站起来。说白了,热度这东西像团火,烧得旺时能照亮你,但离太近,迟早要被灼伤。
你想啊,观众看个新鲜,图个刺激,可当新鲜变成了“瘆人”,刺激变成了“恐怖”,谁还愿意看?以前大家觉得他“胆子大”,现在只剩“太可怜”。评论区里“收手吧”的声音越来越多,不是迷信,是真觉得“这折腾法,身体扛不住”。
聊到这不得不说,互联网的“因果”从来都简单——你拿什么博眼球,最后就可能被什么反噬。张树林以为自己在演剧本,结果演着演着,真成了剧本里那个“耗干了精气神”的角色。他的脸不是一天变的,是从砸第一个神像、睡第一个坟场开始,一点点从“作死”变成了“像死了一样”。
其实咱们普通人也懂这个理:对什么都得存点敬畏。不是怕鬼神,是怕自己太飘,忘了“度”在哪里。你可以拿命博热度,但热度来了,命快没了的时候,可没人替你喊停。就像现在的张树林,还在拍,还在疯,但评论区里“厉害”少了,“心疼”多了——毕竟,谁看了一个被热度掏空的人,心里能不发沉呢?